当前位置: 首页 > 甘肃发展研究 > 正文
王 悦:积极应对疫情对旅游业的挑战

来源: 甘肃日报 时间: 2020年05月07日 09:55编辑:甘肃发展研究院

近年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越来越明显。2019年我省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接待国内外游客3.74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80亿元,分别增长24%30%。但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春节黄金周旅游旺季戛然而止,我省旅游业也受到巨大冲击,产业链上下游都受到不小影响。

旅游经济下降。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恰好发生在春节黄金周之前。受疫情影响,多地采取了封城、封路、封村等方法来全面阻隔病毒的传播。同时,消费者出行意愿也显著下降,使得旅游客流几乎全面断流,旅游业基本处于停顿状态,造成旅游经济业绩断崖式下降。

旅游产业受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各地采取阻断式防御的办法,景区景点关闭,旅游交通停运,酒店、民宿、餐饮、购物以及演艺活动也进入“休眠”状态,对整个旅游行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一些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如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手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也都受到严重影响。

旅游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疫情之下,各大旅行社和OTA(在线旅行社)团队游暂时取消,遭遇退团、退款现象十分普遍。而此前,一些旅行社和OTA为降低成本,通常会参照往期客流量与境内外供应商签订合同。如果没有按期接到订单,旅行社自身就要承担巨大损失。国内旅游线路全线停止接待,一些小型旅行社遭遇生存危机。

目前抗击疫情的斗争还未全面胜利,旅游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但作为被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旅游业亟须扶持、振兴。

应尽快出台制定旅游业相关支持政策。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和要求,我省于2月底前暂退全省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的80%,用于缓解疫情给旅行社带来的经营困难。暂退范围为在我省注册的、已依法交纳保证金、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同时,应当尽快在全省范围内统计完成文旅产业、企业的损失情况,评估、预估补救支持的规模和政策资金需求方案。

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恢复市场热度。景区停业,但宣传不能停,要持续保持市场热度。应当继续在央视、甘肃卫视等主流媒体和腾讯、百度等网络媒体以及北京、西安等主要客源地的机场播放旅游广告宣传片。疫情结束后,应组织相关企业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同时,积极打造民俗旅游产品,适时推出主题避暑旅游产品以及“舌尖上的甘肃”“环西部火车游”等丝路旅游精品,抓住疫情结束后可能到来的旅游旺季机遇。

全面推进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智慧旅游。积极推动现代科技手段及数字信息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广泛应用,鼓励并倾斜支持相关机构、文创企业针对历史遗迹、文化古迹、著名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等,开发一批虚拟再现产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提升消费者体验度。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景区宣传、信息传递和产品线上推广,构建旅游产业新业态。

启动“你是人间四月天”优待服务活动。旅游景区恢复运营后,应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实行免费政策,并与“快手”“抖音”等签约新媒体平台联袂,推出更多敬医惠医网络文旅产品,诚邀“白衣战士”在疫情结束后福利游甘,休养生息。同时对在疫情防控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员,也应实行同等优惠政策和奖励制度。

做好人员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大力开展文旅行业培训,采用视频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等形式开展线上培训,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推动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要做好景区疫情防控。鼓励网上预约,实行景区实名制购票和游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全面掌握游客基本信息,以便高效追踪管控。鼓励实行限流措施,团队游客分时段、间隔性入园,分散游览,防止人员聚集。同时做好景区内公用设施的消杀防御。旅游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应佩戴口罩,与游客保持距离,做好每日健康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