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举行学员论坛

2020年01月13日 16:09 来源:进修部 编辑:汪德瑛

(通讯员 黄克之)按照教学计划安排,202016日下午、17日下午,中青一班举办了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学员论坛。8位学员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联系省情实际和岗位职能畅谈了认识和体会。

金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高建仲在发言中认为:在一体推进“三项改革”过程中,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党纪法规及程序性制度,明确规定通过党委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全范围加强对纪委监委的外部监督,要求通过设立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登记备案制度,实行办理监察事项回避制度、离岗离职从业限制制度、不当行为申诉制度和案件处置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确保权力运行在制度框架之内。目前,已经构建起了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了相互制约的内部运行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行使纪检监察权力,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但有人仍然不知止、不收敛、不收手,甚至顶风违纪,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全会要求,不断对标对表、完善自我,做到勤政廉政。要认真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坚决筑牢清正廉洁、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要敢于自我革命,勇破“心中贼”,修好共产党人“心学”,强化自我约束,坚守精神追求,砥砺道德操守,在廉洁自律上作表率。要学习纪律规矩,尊崇纪律规矩,强化制度规矩意识,严格遵规守矩,在制度笼子框架内大胆创新创业。要牢记党员身份,牢记领导干部身份,习惯于在聚光灯下工作和生活,从严自律,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要牢记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积极担当作为,不做昏官、懒官、庸官、贪官。

省物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芊滨在发言中认为:近年来,我省物流业发展很快,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数量与日俱增,物流业出现蓬勃发展之势。但还存在功能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物流园区重复建设、三大陆港和三大空港建设不平衡等问题,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尚未完成。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没有形成成熟的物流产业集群。一是对外开放水平低。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94.7亿元,仅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0.51万亿元的0.13%。二是班列发运有差距。省政府为了加快发展通道物流经济,2018年初组建了省级物流平台公司—甘肃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但是在实际运营中,有关政策落实比较难,班列发运没能形成集聚效应,与渝新欧、汉欧、郑新欧、长安号等班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补贴发放效应弱。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主要代表的“西三角”,政府对班列补贴力度大,班列发运占全国的65%以上,甘肃补贴相对少,班列发运相对靠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甘肃最大的发展机遇。2019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进一步强调,要按照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总要求,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所有这些,都为我省发展通道物流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了更好推动甘肃通道物流经济发展,抢占“一带一路”通道制高点,提出两条建议:一个是统筹班列补贴政策。班列补贴政策是当前组织班列的撬杠和风向标,某种程度而言,班列补贴政策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班列组织发运的好坏,应给省级物流平台公司给予更大的支持和政策倾斜,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个是组建全省物流投资集团。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采取投资入股合作经营、资产(股权)划转等多种方式,整合全省优势物流资源,组建大型物流投资集团,统筹在全省重要节点和“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布局商贸物流集散枢纽,不断壮大通道物流经济。

省公安厅副厅长、兰州市副市长、兰州市公安局局长肖春在发言中认为: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要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近年来,兰州公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问题导向、重点突破、集约合成、夯实基础”为思路,不断探索创新,积极破解“打防管控服”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全面推进新时代兰州公安工作现代化战略,奋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兰州”,全市接报警情量、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毒品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数量持续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加快对我实施全方位遏制,传统犯罪加快向网上蔓延变异,新型犯罪大量滋生,跨国跨区域有组织犯罪日益突出,公安机关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兰州公安将自觉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对标中央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符合基层实际三个维度,用战略思维统全局、底线思维谋主动、系统思维聚合力、创新思维促发展、辩证思维抓落实、法治思维求善治,当好“两大奇迹”的自觉护航者、“中国之制”的坚定执行者、“中国之治”的忠实履行者,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贡献兰州公安力量。一要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以政治安全和制度安全为核心,深刻把握各类风险产生演变规律和防范化解规律,健全预警预测预防工作机制,做到管源头、严稳控、防风险。二要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三要切实保障人民安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巩固社会治安稳定形势,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省工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陶英平在发言中认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出现近代工业的省份。1949年建国初期,甘肃工业基础非常薄弱。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全国156个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在甘肃布局建设了16项,奠定了甘肃工业发展基础。19641980年“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甘肃投资155.53亿元,共新建、迁建和改造150多个项目,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炭、有色冶金、电力、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等为主体的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工业规模迅速壮大,200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1948.96亿元。预计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长4.7%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当前,甘肃工业呈现出的“大企业大而不强”、“小企业小而不精”特征明显,没有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部分新旧矛盾交织并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省内石化、电力和有色三个行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超过60%,重化工业和中央在甘企业比重长期维持在80%60%左右。二是增长动力不足。主要是投资增长后劲乏力,20152018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负增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减少。三是竞争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原材料采购和市场销售“两头在外”,企业以“原字号”“初字号”工业品为主,新动能增长乏力,缺乏核心竞争力。2019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新要素汇聚,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动全省工业动力、效率及质量变革,加快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动力变革方面,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效率变革方面,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加快要素市场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强化对外开放合作。质量变革方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产业,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实现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省司法厅副厅长、党委委员马宝明在发言中认为:党中央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八个坚持”。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法治政府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良好政治效果。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价值。优化政府的职责体系,建立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解决该干什么事的问题;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解决谁来干事的问题;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解决怎样把事情干好的问题。第三,坚持建设科学完善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前提基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围绕改革发展的大局做好立改废释工作。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第四,坚持依法行权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落实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第五,坚持严格规范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压缩自由裁量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第六,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政府内部要加强层级监督,外部要加强党的监督、人大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认真办理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公开申请。第七,坚持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信访、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作用,促进群众诉求依法理性表达、合法权益依法有效维护。 第八,坚持抓好“关键少数”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党政同责的法治建设责任体系,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培训,督促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职责。

甘肃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赵永生在发言中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创新力列入国企“五力”标准,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全面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至关重要。从我省的情况看,推动科技成果走出“笼子”助力产业发展,还有诸多难点、堵点问题亟待研究破解。比如,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科学到技术的转化通道、技术到产品的转化通道不畅通,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通道没有建立,科技金融手段不足等。甘肃科投集团具有较强的整合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优势,有较强的科技投融资能力,聚集了全省主要的专业性科研院所,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立了全链条孵化体系。基于这些功能以及资源、平台等方面的优势,甘肃科投集团将积极主动作为,努力破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点堵点,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新动能。一要加快推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信息通道。二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引导激励所属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成果转化为目标,形成示范引领。三要充分发挥投融资功能,与政府、社会资本形成合力,用资本推动可商业化科技成果的培育及产业化。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建议省委、省政府依托省科投集团,设立“甘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新型研发机构,把研发作为产业、把技术作为商品,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模式,向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领域发力,建立起科技成果研发、转移转化、产业化、商业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为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保障,支撑我省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

白银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惠强在发言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是建党以来第一部针对政法工作的党内法规,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为加强党对新时代政法工作的领导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制度安排,在政法事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条例》是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总规范,也是党委政法委开展工作的总遵循,第一次在党内基本法规中对党委政法委的职能定位、职责任务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强调党委政法委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并明确了党委政法委的十项职责任务,对党委政法委“是什么、干什么、管什么”给出了最权威的答案。我们要结合学习贯彻《条例》,不断健全完善党委政法委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和创新党委政法委自身建设,努力适应新的形势任务,不断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一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党委政法委牵头、有关方面参加的平安建设、维护稳定、反邪教工作机制,实行平安建设责任制全覆盖,统筹政法系统和相关部门资源力量,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二要建立健全基层建设机制,推动乡镇(街道)配备政法委员,加强市县乡村综治中心建设,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三要建立健全队伍管理机制,落实“协助”“协查”职责,建立健全请示报告、政治轮训、政法委员会议事规则、政法委委员述职、政法委负责同志参加同级政法单位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提升队伍管理和领导班子建设水平。四要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健全完善综治督导、执法监督、纪律作风督察巡查等制度机制,组织开展重点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行动,指导督促市县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直接调查督办重点信访案件,开展政法系统重点案件专项评查和优、劣案件评选,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武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国斌在发言中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武威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独特、得天独厚,“马踏飞燕”、文庙、天梯山石窟、白塔寺、鸠摩罗什寺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汉唐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等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境内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近年来,武威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总体思路,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名市建设。深入实施、做实做精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落实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21条政策措施,打造“一心、五园、三带、四区”全域旅游新格局(“一心”,即凉州文化旅游核心,打造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五园”,即大漠绿洲˙国家沙漠公园,天堂藏乡˙祁连山国家公园,葡萄酒城˙葡萄酒文化体验园,白塔圣寺˙民族融合国家纪念公园,古浪红城˙红色文化体验园;“三带”,即中部历史文化体验发展带、北部沙漠体验旅游发展带和南部民俗风情发展带;“四区”,即凉州历史文化创新示范区、民勤沙漠绿洲生态示范区、古浪丝路驿站文化休闲区和天祝雪域藏乡风情体验区)。完善旅游要素品质和产业链,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工程,推动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天梯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举办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民族风情、投资贸易等系列节会活动,加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贸易合作,打响“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化旅游品牌。2019111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935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均列全省第4位。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助推武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的新引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树立文化以旅游为体、旅游以文化为魂的理念,充分发挥武威独一无二、独具特色、独领风情、独树一帜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和打造,努力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瑞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热点排行

精彩推荐

  • 常务副校(院)长唐斫为校(院)全体党员干部、主体班次学员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常务副校(院)长唐斫为校(院)全体党员干部、...

  • 校(院)举行校史馆开馆仪式

    校(院)举行校史馆开馆仪式

  •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召开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召开

  • 党校人话“党校初心”|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唐斫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会

    党校人话“党校初心”|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